同樣獲得諾貝爾獎的阿維菌素與河盲癥治療
10月5日揭曉的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中,除了獎勵給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發現抗瘧疾的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外,該獎還授予了美國科學家威廉·C·坎貝爾,日本科學家大村智,他們兩人的貢獻是發現了阿維菌素,這種藥品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病率,對其他寄生蟲疾病也有出色的 …
蟠尾絲蟲癥
蟠尾絲蟲癥或蟠尾絲蟲病(拉丁語: Onchocerciasis ),又名河川盲,河盲癥(river blindness),是一種因感染蟠尾絲蟲引起的疾病。 病狀包括嚴重搔癢,皮下腫塊,以及失明 [1]。是全球僅次於沙眼的可造成失明之第二大感染癥 [2]。
河盲癥
河盲癥 問題 蟠尾線蟲病,又稱為河盲癥,是一種經由黑蒼蠅叮咬後發生的寄生蟲感染,這種黑蒼蠅常聚集在快速流動河流的附近。寄生蟲會進入人體,在人體中產出數以千計的幼蟲,這些幼蟲在人體的皮膚與眼睛內移動。幼蟲死亡後,其產生的毒素會進入皮膚與眼睛,導致皮膚劇癢與眼睛損 …
【2015諾貝爾獎】這首先是關于拯救生命的獎| 果殼 科技 …
河盲癥的癥狀之一是失明。疫情嚴重的區域,大約三分之一的居民會在成年前失明,小孩用繩子牽引失明成人前行的場景司空見慣。許多地方因為疫情爆發,人們不得不逃離疫區,留下荒廢的土地。 象皮病會引發嚴重的畸形,水腫和陰囊腫脹。
諾貝爾醫學獎頒獎詞:全人類對抗疾病的新武器_新聞_騰 …
5/10/2015 · 標簽: 屠呦呦 絲蟲病 河盲癥 諾貝爾 獎 相關搜索: 分享到: QQ空間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維碼 熱門推薦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了 [責任編輯:angiean] 熱門
阿維菌素的發現:2015年諾貝爾獎之虛實真假
象皮癥,河盲癥,瘧疾等,寄生蟲疾病,威脅全球性公共衛生。圖片來源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1980年初的一天,坎貝爾和穆罕默德·阿齊茲走進我的辦公室,他們不是來談論默克從阿維菌素所獲得的純利潤,也不是向我炫耀傳統的新藥發現方法的重要性。
[視頻]屠呦呦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_CCTV節目官網 …
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前,活動主辦方介紹了屠呦呦以及另兩名獲獎科學家威廉·坎貝爾和大村智的成就。 坎貝爾和大村智發明了阿維菌素,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病率。
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!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|物 …
1983年后,阿維菌素的衍生物伊維菌素用于在非洲和拉美徹底防治盤尾絲蟲病(河盲癥)取得了巨大成功,將幾千萬人從失明的危險中挽救出來。 因此大村智與伊維菌素研究者美國默沙東研究所威廉·坎貝爾,青蒿素發現者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共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。
諾貝爾醫學獎頒獎詞:全人類對抗疾病的新武器_央廣網
諾貝爾醫學獎頒獎詞:全人類對抗疾病的新武器,寄生蟲病千百年來始終困擾著人類,并一直是全球重大醫療健康問題之一。坎貝爾和大村智發現了阿
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,物理學獎,化學獎揭曉– …
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說,由寄生蟲引發的疾病困擾了人類幾千年,構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問題。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應用在治療中,使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降低;坎貝爾和大村智發明了阿維菌素,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病率。